一、观点摘要与解读
政策面,3月权益市场相关政策主要体现在“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减负和增强主体活力”等几个方面,外资参与A股市场的权重也进一步提升。夯实基础方面,央行等六部委就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范围进行了明确。完善制度方面,沪深交易所修订规则,增加和完善存托凭证、交易异常和重大波动等处置规定。减负和增强主体活力方面,证监会按评级调降了证券公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将头部券商纳入并表监管试点范围,降低了风险资本计算系数;修订完善创业投资基金反向挂钩政策,简化了反向挂钩政策适用标准,并拓宽了适用主体。
市场走势,3月受新冠疫情外围发酵的拖累,A股整体呈“L”型走势。3月前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大幅上涨191点(涨幅达6.64%),最高冲至3074.26点后单边下行,最终上证全月下跌130点(跌幅4.51%)至2750.3点。受中小创深度回调的影响,深成指跌幅远大于上证,全月下跌1018.47点(跌幅9.28%)至9962.3点。当月两市成交量同步减小,以内需为主的农林牧渔板块个股表现相对较好。
基本面与估值,制造业PMI指数2月为52,预期45、前值35.7。3月PMI超预期的原因主要是源于2月生产全面停滞导致的低基数,并不意味生产全面回暖。预计随着各项刺激措施的落地、复工复产进一步深入,4月PMI仍有望维持在50以上。估值方面,截至3月末,上证A股月末平均市盈13.07倍,为2010年至今27%分位处;深证A股24.84倍,为2010年至今25%分位处;创业板为48.53倍,为上市至今42%分位处。总体来看,目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资金面,2月社融规模为8554亿元,预期1.6万亿、前值5.07万亿,环比减少4.22万亿、同比减少1111亿元。分项看,债券融资在新增社融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债、政府债券分别增加3860亿元和1824亿元。3月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出678.73亿元,创历史新高。由于海外疫情扩散,北向资金因为流动性、资产配置等多方面原因被动撤出A股市场,3月多数交易日北向资金均呈大幅净流出。融资方面,3月末两市融资余额合计10474亿元,较月初减少405亿元,随着市场下挫,两市融资余额均有所减少。
综合来看,3月国内疫情已得到控制,各地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这也从当月制造业PMI超预期上得到了印证。目前政策思路以精准刺激为主,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出台了诸多针对性的减税、降费和降低企业负担的举措。为应对疫情造成外需不足的问题,国内出台了包括刺激汽车消费在内的多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举措,但我们认为力度还尚显不足。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调控始终未放松,多地政府出台的放松房地产政策均随后被叫停。中央在刺激经济的问题上保持了足够的定力,作为少数几个尚未降息的主要经济体,国内政策工具箱中可用的手段还比较多(特别国债等还尚待落地)。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环球同此凉热,与国外预期衰退相比,我国经济今年仍有望维持一定速度的正增长,我们相信风景这边独好。
权益市场来看,3月份A股在外围影响下下挫,外资也出现了大幅净流出。与国外长期牛市、估值处于高点相比,我国权益市场估计仍处于低位,经济发展依然稳健。相信随着市场恐慌情绪的消化,A股性价比将凸显,另一方面为应对疫情采取的措施也带来了流动性的充裕,A股未来必将重拾升势。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何时能得到控制仍不确定,其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仍未完全显现,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仍较大,A股不存在大幅向好的基础。我们对权益市场不宜悲观,但也不应过分乐观。建议谨慎对待所谓炒作热点和受政策影响较大的金融、地产标的,不追涨、不追高,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精心挖掘专注内需、经营确定性较强的公司,惟精惟一。
二、政策要闻
1、3月6日,央行、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 《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范围包括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包括开展集中清算业务的中央对手方)、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等六类设施及其运营机构。
2、3月9日,证监会降低证券公司2019年及2020年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A类、B类、C类、D类证券公司,分别按照其营业收入的0.5%、0.6%、0.7%、0.7%的比例缴纳2019年度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预计证券行业2019年度和2020年度缴纳金额将分别下降8%和45%。
3、3月9日,证监会修订完善创业投资基金反向挂钩政策,简化反向挂钩政策适用标准,明确创业投资基金项目投资时满足“早期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三个条件之一即可享受反向挂钩政策;同时取消减持受让方锁定期限制,加大对专注于长期投资的基金优惠力度,拓宽享受反向挂钩政策的适用主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照适用。
4、3月16日,沪深交易所对交易规则进行修订,主要涉及增加存托凭证作为交易品种、完善交易异常情况和重大异常波动处置规定等内容。为完善突发性事件类型,两大交易所增加“重大人为差错”一项,即因不可抗力等导致部分或全部交易不能正常进行,交易所可以决定采取技术性停牌、临时停市等措施。
5、3月17日,富时罗素表示决定如期推进3月指数评审决定,本次调整将中国A股纳入因子由15%提升至25%,于3月20日收盘后生效,预计将给A股带来40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A股最新一批纳入指数将分成两步实施,最新一批纳入规模的四分之一3月实施,剩余四分之三将与6月指数评估一道实施。
6、3月23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与境外市场相比,我国金融市场总体比较平稳,A股市场展现出比较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波动幅度相对比较小,投资者行为更加理性;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股市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外部环境影响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资本市场平稳向好的趋势。
7、3月30日,证监会:将中金公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6家证券公司纳入首批并表监管试点范围;将逐步允许参与试点机构试行更为灵活的风控指标体系,初期对试点机构母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系数由0.7调降至0.5,表内外资产总额计算系数由1降至0.7。
三、市场综述
(一)总体走势
3月受新冠疫情外围发酵的拖累,A股整体呈“L”型走势。3月前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大幅上涨191点(涨幅达6.64%),最高冲至3074.26点;后由于疫情在国际主要经济体的蔓延、失控带动外围市场瀑布下跌,A股受其拖累叠加对外需的担心,后续交易日呈单边下跌的走势,最终上证全月下跌130点(跌幅4.51%)至2750.3点。受中小创深度回调的影响,深成指跌幅远大于上证,全月下跌1018.47点(跌幅9.28%)至9962.3点。上证日均成交3253亿元,较上月减少238亿元。深证成指日均成交5264亿元,较上月大幅减少787亿元。
图表1:2020年上证成交额与指数走势
图表2:2020年深证成交额与指数走势
(二)基本面与估值
基本面方面,制造业PMI指数3月为52,预期45、前值35.7。分规模看,大型企业由36.3升至52.6、中型企业由35.5升至51.5、小型企业由34.14升至50.9,数据也表明企业规模越大、生产恢复越好。3月PMI超预期的原因主要还是源于2月生产全面停滞导致的低基数,并不意味生产全面回暖。预计随着各项刺激措施的落地、复工复产进一步深入,4月PMI仍有望维持在50以上。
图表3:2015年至今PMI走势
估值方面,截至3月末,上证A股月末平均市盈13.07倍,为2010年至今27%的分位处;深证A股24.84倍,为2010年至今25%的分位处;创业板为48.53倍,为上市至今42%的分位处。分市场看,2010年至今上证平均市盈率为15.50倍、深证平均市盈率为32.7倍,创业板上市以来平均市盈率为59.7倍,目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图表4:2010年以来A股历史平均市盈率
(三)资金面情况
1、社融规模
2月社融规模为8554亿元,预期1.6万亿、前值5.07万亿,环比减少4.22万亿、同比减少1111亿元。分项看,债券融资在新增社融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增幅前三分别为新增人民币贷款7202亿、企业债券融资3860亿元、政府债券1824亿元;收缩的前三分别为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3961亿元、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549亿元、新增信托贷款-540亿元。
图表5:2015年至今社融情况(当月值)
2、外资流入
3月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出678.73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沪股通净流出377.36亿元,日均净流出17.16亿元;深股通净流出301.37亿元,日均净流出13.7亿元。
3月由于新冠疫情在海外扩散引起海外市场大幅下挫,北向资金由于流动性、资产配置等多方面原因被动撤出A股市场,多数交易日北向资金均呈大幅净流出。
图表6: 2020年至今北向资金流入与沪深300指数
3、融资余额
截至3月末,两市融资余额合计10474亿元,较月初减少405亿元。分市场看,沪市融资余额 5627亿元,较月初减少195亿元;深市融资余额4847亿元,较月初减少210亿元。随着市场下挫,两市融资余额均有所减少。
图表7:2016年以来两市融资余额与指数走势
(四)各板块情况
受大盘下跌的影响,3月申万28个行业指数中仅6个上涨。表现最好的三个板块是农林牧渔(11.30%)、商业贸易(5.38%)、食品饮料(4.26%),跌幅最大的三个板块是电子(-20.44%)、计算机(-12.81%)、家用电器(-10.85%)。3月由于疫情在境外的肆虐,市场担忧外需而追捧以内需为主的标的,带动农林牧渔板块涨幅居前;而由于前期科技股炒作的退潮,电子、计算机板块名列跌幅榜前两位。
图表8:申万行业指数3月表现
(五)市场融资情况
3月权益市场融资主体37家,募资额1055亿元,较上月增加87亿元。分类看,IPO 13家,募资99.6亿元;增发12家,募资777.6亿元;配股3家,募资81.8亿元;可转债发行9家,募资96.1亿元。由于3月市场下挫,权益市场融资主体数量有所减少。
图表9:市场权益工具融资情况
(六)市场情绪
3月受海外市场影响,两市均出现了大幅下挫,多数交易日中下跌家数多于上涨家数。预期随着疫情拐点的出现,市场将有望回暖。
图表10:3月市场情绪
(七)股市与债市
截至3月末,中债综合指数报收206.37点,较上月上涨1.46点;沪深300指数为3686.18点,较上月下跌254点。在政策宽松的预期,债市3月持续向好,股市在外围影响下出现回调。
图表11:15年以来股市与债市的走势
四、热点事件与每月思考
“特别国债”浅析
3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运用"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増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三大手段,实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目标。提高赤字率和增加专项债规模是常用的政策手段,“特别国债”具体运作方式和手段如何,这里进行简要阐述。
一、“特别国债”的历史
改革开放之后的国债发行始于1981年,至今40年间除普通国债外,有一次国债发行称为“特种国债”、一次“长期建设国债”、两次直接称之为“特别国债”。
(一)特种国债
1989年,国务院决定当年发行50亿特种国债,其摊销采取由财政部分配各省市认购任务,各省市再分配到各单位认购。其后,1990年、1991年又采取类似方式分别发行了45亿、20亿特种国债。三年特种国债发行的目的是“为了适当集中各方面财力, 支援国家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但实际是当年预算执行都发生了超出预算安排的支大于收,其用途主要是平衡预算。
(二)长期建设国债
1998年,中国首次启动积极财政政策,为更多运用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国务院提出调整原预算安排的方案,并在当年8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获得批准。1998年发行1000亿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其后至2004年,7年内共发行9100亿。长期建设国债其资金用途主要用于扩大基建投入,当年发行对象限定在金融机构,在当时背景下这些都是突破性的。实际在财政管理上,长期建设国债计入当年财政赤字,并无特殊之处,其后类似行为没有冠以特别的名称。
(三)特别国债
1、1997年为4大行注资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
1995年生效的《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但在1997年6月,四大行按账面的资本净额计算的资本充足率为5.86%,剔除掉未核销的呆账后只有3.5%。为此,1997年3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决定由财政部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补充完资本金后,从财政的角度看资产端增加了2700亿的金融机构股权,负债端增加等量的特别国债,净赤字没有增加。
2、2007年为成立中投公司发行2000亿美元特别国债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攀升,中央考虑组建中投公司作为外汇储备新的多元化投资平台,共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1.35万亿定向发行),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中投公司资本金。定向发行具体操作如下,财政部先向农业银行定向发行特别国债,筹集到人民币资金后向央行购买等值的外汇,央行再用出售外汇换回的人民币资金向农行购买特别国债。定向发行过程中人行资产结构发生变化,政府净赤字和赤字率不增加。2017年,为组建中投公司所发行的特别国债陆续到期,财政部选择续发维持。
二、本次特别国债发行猜想
从历史上看,特别国债专门服务于某项特定政策,支持某特定项目需要,特别国债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发行时往往不会影响赤字规模和赤字率。与普通国债相比,其用途更为灵活,还具有以下的优点:一是针对特定用途发行,更加契合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目标;二是只需人大常委会审议,更加有利于相机决策;三是为中央政府加杠杆的直接手段,可避免地方政府债务过快上升。
(一)发行规模
1998年和2007年两次特别国债分别发行2700亿和1.55万亿,占到当年GDP规模的3.2%和5.7%。以这两个比例进行估算,2020年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可能在3-6万亿。考虑到2019年赤字规模2.38万亿,以及当年专项债新增限额2.15万亿的规模,特别国债实际发行规模不超过3万亿的概率较大。
(二)发行方式
为避免特别国债给债市带来的供给冲击,预计本次发行可能与2007年类似,采用定向与公开并行的模式,并以定向为主。定向可能是通过央行降准等方式支持银行进行承接,体现在银行资产端将超储等置换为特别国债;央行也可能通过银行作为财政部和央行的中间方,直接承接一部分特别国债,进行央行端的扩表。与普通国债相似,为对冲特别国债发行对流动性的影响,央行可能也会考虑短期的流动性安排(如增加逆回购和MLF投放)来缓释。
(三)发行用途
考虑到特别国债往往是用在普通国债和地方债无法覆盖的领域,故直接投资基建的可能性不高,其用途可能有如下两个方面。
1、解决政府收支、平衡预算
受今年疫情的影响,一季度经济大幅萎缩,加上部分减税降费安排,全年实际财政收入难以实现年初编制预算时的预期目标,收支缺口可能较原定方案大幅增加。这可以用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以及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来弥补(类似于1989年的特种国债)。
2、定向用在抗击疫情领域
考虑历史上特别国债的特定用途,本次发行特别国债也可能定向用在抗击疫情的领域:一是定向支持因疫情受到较为严重损失的湖北等地区,以帮助当地恢复经济;二是定向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贫困人口,给予适当补助,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三是定向支持中小企业,给予定向低息贷款等金融支持,以支持中小企业生产、投资,稳定就业。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本公司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将适时更新,可能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使用。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
本报告版权归陕煤财务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经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刊载或转发的,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责任。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未经允许的其他用途。